查看原文
其他

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 | 打卡精选

新网师 2022-04-17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小小呆呆舞台 Author 呆呆小小舞台

采编 | 吴亚平

审核 | 刘凤娟

编辑 | 杨茜


李镇西老师被誉为“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”。他和苏霍姆林斯基一样“相信孩子、尊重孩子,用心灵去塑造心灵”。《爱心与教育》是他的成名作,也是我们一线老师的教育宝典。这次《教育写作》课程,李老师不但为我们介绍了教育写作的方法,分享了他的写作经验,还为我们解读了《爱心与教育》这本书,每一个学员都受益匪浅。陶行知说: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”这说的就是李老师呀!为了学生,为了教育,李老师一直在行走在付出……


教育是让学生有温度地成长


199360王聪慧

昨天晚上是李镇西老师的《教育写作》课。整整三个小时的课,大部分时间都在谈论李镇西老师的《爱心与教育》。多年前,我读李老师的《爱心与教育》,当时最大的感悟是对学生要因材施教,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指导。不要用一种教育方法去教育几十个学生,而要用几十种方法去教育同一个学生。这个方法不行,我们再换另一个,就是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学生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,作为老师,要学会爱每一个学生,这才是真正的好老师。关系大于教育,老师只有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,学生才情愿被老师教育,你的教育才会真正有效。

《爱心与教育》让我看到了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你心中装着学生,学生心中也会装着你。教育不是冷冰冰地知识传授,而是有温度地成长,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。生活即教育,只有倾心的投入才会有日后的静待花开。至于能够成长多少,由各人而定。投入付出的多,收获的也多,付出与收获应该是会成正比的。

“培优补差”一直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。李镇西老师让“差生”抄《烈火金刚》的做法我是认同的。就我自己所带的班和学科而言,七年级英语,我上课时,全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在听天书,我不说汉语,有的学生一堂课都不知道我在讲什么!这部分学生怎么办?你让他们上课干什么?听又听不懂,睡觉又不能睡觉。我觉得给他们上课找点事做完全是有必要的,最起码不会太无聊,哪怕只是练练字也好。

《爱心与教育》这本书,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充满爱心的李老师的教育智慧。教育不仅需要爱,更需要智慧。我们要懂得如何表达爱学生才会接受。就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而言,我觉得倾听有时候也是一种教育智慧。很多孩子,特别是留守儿童,有很多的事,很多的烦恼无处倾诉,这时候,你提供一双耳朵,他们就会特别感激你。有时候,表达也是一种自愈,你什么也不需要做,只要静静倾听就可以了。你在听的过程中,他(她)觉得有人关心他(她),关注他(她),就会觉得自己很重要,这直接满足了他(她)爱和交往的需要。

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:“不要让上课,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唯一的,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。”如果你真正走近学困生你就会发现,其实他们特别可爱,特别真诚,特别单纯,特别热爱劳动,你给他们一点点阳光,他们都会特别灿烂。除去学习,其实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点不比学习好的学生少。造成学困生学习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有家庭的,学校的,也有个人的。家庭方面的原因:教育方法不当;家长行为不正;家庭离异,不和睦,家长榜样做的不好等等。学校方面的原因:教师的歧视,教学的失误,多次尝试失败直至放弃等等。个人方面的原因:街头结交,身体状况,智力状况,朋友的影响等等。有时候,我甚至在想,哪怕我教不会你文化知识,教会你一些做人的道理也是可以的。对待学困生,我们应注重感情倾斜,唤起他们向上向善的信心。他们学习上已经不行了,道德上再滑坡就彻底没救了。李老师说,什么是成功的教育,当然不是都考上了重点高中,重点大学。能成为有用的人,对社会有贡献的,身心健康的人,品行端正的人就是成功的教育。“优生”应该是品学兼优的学生,而不单单指学习成绩优异。优生的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,更要引导他们树立志向,认识自己,不断超越自我。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,唤起他们学习的自信,引导他们遇到更加优秀的自己。

《爱心与教育》的故事性很强,语言朴实,所以可读性很强,因此读者众多。李老师说,写作写什么?就写自己,写自己身边的故事,这样才会有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,作者写得顺心,读者读得舒心。

《爱心与教育》给我们老师们指出了教育研究的方向:优生,学困生和青春期。这三个方向,每个方向都是一个课题,都值得我们在教学中深思。每次偶然事件都是一次教育契机,身为老师,我们要有足够的教育敏感性,才能在处理各种教育事件中做到随机应变,见招拆招。 


带着爱心做教育


——聆听“《 爱心与教育》导读 ”之思

202112张丽萍

是什么 ,让年过花甲的李镇西老师激情澎湃,倾情奉献?又是什么 ,让曾经的点点滴滴化作美好的回忆,永久闪光?将彼此刻写在生命里,散发出迷人的芬芳。是责任与担当,更是大爱与真爱!

今晚,再次在期待中走进网师的直播课堂,全程长达三个小时,是将李老师事先准备的录播视频进行了直播推送。直播的背后是李老师和教务处老师的辛苦付出,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!这便是新网师心系教育、服务教师的完美诠释。李老师的两次授课时间恰逢出差,不是在飞机上便是在高铁、列车上,然而,神奇的网络连接着四面八方的你、我、他 。

李老师和他的徒弟、同事跟我们分享了《 爱心与教育》的创作过程及主要内容,以自己的实践和教育案例来现身说法,为我们诠释了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,光有爱也没有教育 ” ,教育需要我们拥有儿童视角,发自内心地爱孩子,平等对待、理解、尊重每一个孩子,施于智慧的爱。

智慧的爱区别于父母对孩子的宠爱、溺爱 ,也不是简单的夸赞、关注 ,更不能将别人的做法生搬硬套,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、有血有肉、有思想的人,充满了无数的可能和不确定性,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人或事,敏锐的观察,机智的寻找教育契机,并施于有针对性的、适合个性特征的无痕影响。

老师们还从小学教师对《 爱心与教育 》阅读与实践指导,学困生的转化,学优生的教育培养,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及教育面临的德育问题等五个方面,结合教育实践进行了阅读分享,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教育建议。

分享教师在李老师的引领下,同样带着爱心做教育,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,而李老师却认为,这一切源自于他们自我的成长,并非他的培养。的确如此,每个人,包括孩子的成长都源自内心的呼唤。只有发自内心的需求和持之以恒的付出,才是真正成长的不竭动力,让我们努力做到“四个不停 ”,不停地实践、不停地阅读、 不停地思考、不停地写作,带着感情与爱心做教育,捡拾那些不期而遇的幸福,自己培养自己,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!


静下心来期待花开


200318马耀梅

今天听了李镇西老师《爱心与教育》的导读,让我受益匪浅。后进生是我们每位教师最头疼的问题,但是每个班级里都有后进生,所以我们经常抱怨后进生是家长的不管理、不辅导造成的,也从来没有追问过我们自己有没有责任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,因为每个人身处的环境,所在的家庭教育,社会的影响,自己的理解能力,自控能力,爱好等都不一样,导致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不一样。不同的学生接受着同样一种教育,肯定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。久而久之,后进生就会产生,当你带的这个班级时间越长,后进生也就会越来越多。

怎样转化后进生呢?今天听了李镇西老师《爱心与教育》的导读,让我也似乎找到了突破口。

第一,教师要转化自己的观念

造成后进生的原因不是因为家长,而是我们的教育有问题,不同的学生我们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,那肯定有不适宜的。所以,教师要因材施教,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办法去教育,但是一定要找到突破口,要了解后进生的自身特点,抓住他们的爱好特点去管理教育,效果会更好。

第二,对后进生降低要求

因为是后进生,所以,他们在我们要求的范围内,能力都比较弱,我们就不能一刀切,给他们降低要求。比如写作业,其他同学写5道题,后进生可以写1道或2道,其他同学认真听课,后进生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,做一些读书笔记。尽量做到不同的人,在同一节课上有不同程度的收获,这样一来,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,激发学习的兴趣。

第三,鼓励比批评更有效

每个人都喜欢表扬,更何况是学生,因为后进生经常得不到老师的认可,所以自己感觉很自卑。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,只要一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,就及时表扬鼓励,让他们也得到老师的认可,从而树立自信心,喜欢学习。

第四,创设后进生有利成长的环境

抓住后进生的自身特点,尽量满足他们的喜好,让他们获取不同的知识,不同的能力,慢慢的让他们信任老师,对老师说真话,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,用爱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。

总之,只要我们有爱心、有耐心、有信心,静下心来期待花开的时候。



相关推荐

四段教育故事,向李镇西老师学习,看我如何自己培养自己 | 网师打卡悦读悦精彩 | 读《爱心与教育》才懂了爱

明早五点不见不散

◆  ◆  ◆  ◆  ◆  


投稿邮箱:xinwangshiwxgzh@163.com

投稿请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

已发其他公众号的文章请注明

欢迎新网师学员踊跃投稿



寒暑假发布招生简章

新网师欢迎您!




点赞鼓励作者,分享传递知识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